洪國峰/台南報導
一位曾夢想要成為藝術家的美術老師,卻在三十歲時放下畫筆,投入環保運動,改用文章、肉身捍衛他珍愛的土地。李根政今與成大學生分享四十年來的人生經驗,鼓勵大家為了公理正義,做出不一樣的人生選擇。
應成大台文所之邀,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今赴成大,分享「環保運動:另一種生活與生命的選擇」。老家在金門的李根政與妻子愛相隨移居高雄,曾因柴山當地民眾自發上山撿垃圾而受到感動,但也目睹許多環境破壞的脫序行為,面對政府的放任不理,感到十分不滿,因此在民國八十一年偕其他環保人士組成柴山自然公園促進會(柴山會),推動柴山自然公園的成立,自此關注山林、投入環境運動。
至今,李根政已參與或主導了搶救棲蘭檜木林、反全民造林運動、反吉洋人工湖、反湖山水庫、反吉貝嶼 BOT 案等議題。李根政指出,因為政府錯誤的決策,長久下來讓全民付出極大的代價。他舉「全民造林」為例,政府竟然用鼓勵金獎勵燒燬原生林並栽種樹苗的民眾,令他感到不可思議,經過三年的努力,終於在九十六年成功停止這已破壞數萬公頃森林的荒誕政策。
李根政也對政府的產業政策感到憂心。政府一再的以低廉的水電及優惠的稅率獎勵前景黯淡的高污染化工產業,卻未對其污染有足夠的約束,在貧富差距持續拉大的同時,李根政質疑,這些企業的利潤不知有多少是來自環境及民眾福祉的剝奪。
台下學生詢問李根政,是何種力量促使他堅持環運、甚至不惜辭去教職,李根政回應,「隨著年紀增長,你會不斷問自己『你想要什麼』,並找到自己認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並告訴學生實踐的重要:「『努力無用論』是比任何壓迫更可怕的事情,看到不公不義絕不能只有清談而無行動。」
李根政也勉勵學生,別把成敗看得太重,即使失敗也不須懷憂喪志,「人類的苦難與內心的折磨都是相對值,當你把視野拉大,就不會覺得一時挫敗算得了什麼了。」
(2012/11/2)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